9月29日,他因非法制造爆炸物罪被判三年缓刑。此后每个月初,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会上门,让他签字,以确保他进行了社区矫正。
此前,张自强是村里有名的放铳老手艺人。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,放铳曾是白喜事的标配。伴随着唢呐声、鞭炮声和哭泣声,黑色的粉末冲出铁铳,“嘭”的一声,在空气中爆炸,散发出一缕缕青烟。
十几年前,因身体原因,张自强逐渐放弃了这门手艺,剩下5.55公斤放铳用的材料“硝”,随意堆放在家里楼梯的角落——一种自制的黑色粉末,后被鉴定为黑火药,那还是七八年前配制的。
张自强没有料到,正是这5.55公斤“硝”,后来成为了他的罪证。
在这片土地上,放铳的习俗至少存在了上百年。近年来,随着时代的发展,考虑到爆炸的隐患,这种习俗慢慢被抛弃。但在距株洲市50公里的龙潭镇,以及更近的淦田镇,村里办丧事、接“老爷”,一直保留着放铳的传统。放铳的老人们不知道,从何时开始,私自制造“硝”违反了法律。
直到今年秋天,包括张自强在内的五六位放铳老人,因非法制造、买卖、储存爆炸物罪被一一判刑。
11月初,龙潭镇的夜晚。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明鹊 图11月初,龙潭镇的夜晚。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明鹊 图
“罪证”
在龙潭镇文家村,张自强的家在一座山的脚下。每个清晨和傍晚,他坐在家门口,盯着近处的稻田和远处的群山。
十几年前,张自强患支气管炎后,几乎就没有再走出过家门。
偶尔,有村里的老人会来家里玩;节假日时,媳妇带着孙子孙女回来看他们;但大部分时候,只有他跟妻子在家里。
张自强的家。
7月20日深夜,张自强在屋里看电视时,家里突然来了三个民警,说有人举报他私藏黑火药。
张自强很疑惑,问黑火药是什么。对方告诉他,就是他以前放铳用的“硝”。
他这才想起来,家里确实还剩一些“硝”,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了。张自强记不清是自己配制的,还是别人用剩放在他家里的。它们被装在塑料瓶里,大约七八瓶,堆放在楼梯的角落里。
很快,它们被翻了出来,总共5.55公斤。
张自强说,民警告诉他,不会有什么事,只是按例调查。他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方。
株洲市渌口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称:张自强十多年前是放铳手艺人,国家后来禁止制作黑火药,张自强因身体不好,也不再制作黑火药。七八年前,妻子陈翠花发现,家里还剩一些硝酸钾、硫磺和木炭,认为放着也是浪费,于是在张自强的指导下将其制成了黑火药。